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忿怒 X 【番薯藤新聞】:格子裡的人生.....你忿怒嗎?

格子裡的人生 你《忿怒》嗎?

yam蕃薯藤新聞╱詹慧君 2011-10-11 16:51

格子裡的人生 你《忿怒》嗎?

舞台上堆疊著許多白色的cube,看起來有點像現在台北街頭隨處可見的格子趣商店,人們把各自用過的舊物,放在格子裡寄賣。一個個格子裡擺放的,不只是商品,更是過去主人的生活與記憶。

《忿怒》改編自香港當代作家黃碧雲的小說《七宗罪》裡的同名短篇小說,內容主要在描述一群居住在破落擁擠公寓裡的底層人物生活。這群被現代高度重視文明物質生活所遺棄的妓女、棄兒、失業勞工、扒手、清潔婦,每天的日常生活,都必須面對無可迴避的社會現實,為了掙扎求存,他們發展出各自不同方式,夢想著脫離底層的另一種生活;然而在現實社會中,這群無法被社會接受的人,他們的人生已經如同所居住的公寓一般破舊不堪,最後還要面臨被拆毀一樣的,沒有出口。

於是,這股無處可出的怨氣,構成了《忿怒》。因為他的哀傷,連他自己都不懂得,還以為是其他。禾劇團的導演高俊耀,出生成長於馬來西亞,據他說,在他馬來西亞的住處附近,隨處可見與《忿怒》劇中角色相近的人物,這使得他對於這類的社會議題產生興趣,也提供了許多揣摩劇中角色的素材。高俊耀使用劇場裡隨處可見的cube做為主要的舞台場景,用最簡約的方式,創造出最大的想像空間,透過不斷移動這些方格,在觀眾投入想像力參與下,場景可以變換成公寓中不同角色的居所。透過這些方格不斷堆砌與重組,觀眾得以窺視劇中角色的面貌與人生風景,而這些方格,同時似乎也成為了,對於這個無路可出的公寓,甚至可以說是整個社會的隱喻。

劇中演員只有高俊耀與徐麗雯兩人,分別飾演許多不同的角色。角色變換時,外在形象只透過簡單的換穿衣服,通常很難令觀眾清楚分辨不同角色。然而高俊耀與徐麗雯,透過對於角色深入的分析與揣摩,找到各個角色獨有的身體姿態或聲音語氣,藉由精準的表演,使得劇中人物活靈活現,各個分明地立於觀眾眼前。

主要的女性演員徐麗雯,也是全方位的創作人,除了影視演員外,她同時也具有編劇與導演的身分。然而對過去主要表演領域,以電視、電影為主的她來說,《忿怒》的表演方式,對她來說也是嶄新的嘗試與挑戰,所幸導演高俊耀,一向以來便相當注重演員的身體訓練,在與徐麗雯工作的初期,便開始訓練她適應舞台上所需要的身體與聲音的投射,提高她演出的能量。高俊耀本身長久以來對自己身體的工作,在《忿怒》的演出中也可以清楚看見,對於身體與聲音運用及控制的精準度,也可以說是構成劇中角色成立不可或缺的細節。

《忿怒》曾獲得首屆台北藝穗節「明日之星」大賞,入圍第七屆台新藝術獎提名,巡迴澳門藝穗節人氣滿檔。這次獲邀於華山藝術生活節全新製作演出。你對於這個過度追求地位、利益、價值、速度,而造成扭曲的社會感到「忿怒」嗎?是時候走進劇場,聽聽這些底層人物大聲說話,忿怒之後才有「生氣」,因為生氣勃勃,我們才能一直繼續活著!
                                                                 
本文轉自:
http://n.yam.com/yam/arts/201110/20111011464181.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