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懶惰》星期四首演場已全部售完!


謝謝大家踴躍購票!歡迎來看戲!
接下來的場次還能夠買票哦!


禾劇場七種靜默實驗室《懶惰》 口碑推薦

俊耀去年的死亡紀事,是我去年心中的看戲前三名。
就衝著如此,今年實在沒理由錯過《懶惰》!

俊耀熟知劇場裡的一切工具。
他讓演員說話,如同他們在歌唱;他讓演員行動,如同他們在跳舞。
那是精鍊的身體語彙、與劇場專屬的鏡頭感,再加上對人性與社會議題無窮探
索的熱情。

這就是我所認識的高俊耀 以及他的作品。
請走進他的劇場吧!

── 魏雋展


義大利作家Primo Levi在他的《週期表》裡曾說,
我們呼吸的空氣裡存在著惰性很強的元素,譬如氬,
怎樣都無法和其它元素產生化學反應。

氬就像努力工作賺錢的人,儘管身體很勤勞,精神卻是靜態的,
對週遭的一切始終保持不介入的態度。
「勤勞是為了保持精神的懶惰」是一個多麼弔詭、寫實,卻又難以表達的情
境,俊耀和他的團隊卻做到了。

── 郭亮廷


活得努力萬分,也不會成為他人人生的主角。
活得光鮮亮麗,心底的傷口仍繼續潰爛得嚴重。
勤勉鍛鍊、服膺社會的制式規格,原來竟是冷漠與惰性。
俊耀和他的演員,撕開了一絲不苟的整潔套裝,
以簡練的肢體,擠出膿瘡和無能為力的眼淚,
不帶刺地睜眼看人的墜落,如此誠懇。

── 周伶芝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從劇場與文學談黃碧雲《七宗罪》


與談者

鄭聖勳
蜃樓出版社。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班畢業、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博士後研究員,作品散見於香港字花雜誌。

高俊耀
劇場導師,編導演全棲創作者,近期作品有《忿怒》、《死亡紀事》。

活動現場備有精美小禮物,歡迎參加!

活動時間

2012年4月28日  19:00 至 20:30

活動地點

紀州庵 2F多功能講演廳



檢視較大的地圖



2012年4月16日 星期一

【懶惰的一分鐘明信片】影像創作活動




                   "一分鐘明信片"字卡下載                                        


       【合作藝術家】

         禾劇場藝術總監高俊耀,一個剛屆不惑之年的馬來西   亞華人。誤打誤撞以為戲劇系學的是電影而踏入劇場,一頭栽入劇場而無法自拔。在劇場中他經常身兼編、導、演多重身分,劇場外他思考人生、閱讀文學、觀察社會,並且將他於生活中的所思所感,融入文學作品中,經過轉化在劇場中呈現出自己的觀點與詮釋。無論是在馬來西亞或台灣,高俊耀的劇場作品中總是蘊含著對社會現況的觀察,觀眾透過他的眼睛,可以看見香港作家黃碧雲小說中的人物,跨越文字與劇場距離、虛構與真實的疆界,在劇場中我們得以發現一種經過萃取,比日常生活的現實更為凝鍊而飽滿的力量。

        繼改編黃碧雲小說七宗罪的《饕餮》及《忿怒》後,高俊耀再度挑戰將《懶惰》此一短篇搬上舞台,故事主軸似乎圍繞在二男一女間的情愛糾葛,但隱含在作品下的伏流,呈現了現代人在社會體制下,被日復一日不斷重複的日常生活所麻痺的心理狀態,以高度社會化行為來包裝內心的自我放逐。

        賽德里克‧周雅立(Cedric Jouarie,擁有十年以上的電影記者工作經歷,為報章雜誌、電視以及網路媒體撰寫採訪報導。自2007年起,他轉而投身電影工作,在記者對於週遭人事物敏銳觀察與深刻人文關懷的背景累積之下,他嘗試以影像方式傳達人性深處幽微的光明與黑暗。2008年,他以七分鐘的無聲短片SANS NICOLAS MISSING NICKY),處理喪子的沉痛議題。2010年,參加飛利浦Philips)/Youtube所聯合舉辦的網路短片競賽,以HOPE DE L’ESPOIR)這個三分鐘的短片,頗析過量吸食古柯鹼後的瘋狂腦袋,在短短不到一周內,獲得兩千次的點閱率。

         2012年他來到台灣,開始進行一系列稱為「一分鐘明信片」( One Minute Postcard )的創作計劃。這個計劃的構想,是希望以最簡單的方式,記錄下不同於一般觀光客在城市中獵艷蒐奇或走馬看花的風景。他以一分鐘的長度,在台灣的各個角落拍攝下不同人們的日常生活,一鏡到底不加以任何後製剪接或音效,純粹呈現出我們所忽視的,各式各樣的生活樣貌。他拍攝過人們匆忙穿越馬路的街景、夜市裡的攤販、建築工地的工人、早餐車老闆翻動蛋餅的手、碼頭載客的遊艇、一場夜霧,甚至一隻貓。透過一分鐘明信片,我們重新打開眼睛發現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

2012年4月2日 星期一

禾劇場 2012【身心工作坊】系列課程 舞踏‧費登奎斯

禾劇場 2012【身心工作坊】系列課程
舞踏‧費登奎斯   Butoh Feldenkrais

覺察和轉變 (Awareness and Transformation)

~得以寧靜注視內在幽微的當下,我們就得到足夠持續改變的真諦。~

已全部額滿!謝謝各位朋友的支持!


地點:竹圍工作室
時間:2012.4.28~29  10:00~17:30
學費:2000
招生人數:20 (未滿12人不開班)
優惠方案:禾劇場之友、工作坊舊學員九折,3人成眾報名八折
洽詢專線:0917-793-139  羅先生






師資介紹

蔡佩仁

        台灣台南人。英國倫敦拉邦中心校長獎畢業曾獲英國國家廣播電視台頒發傑出表演獎為英國國家青年舞團之一員代表台灣獲得維也納國際舞蹈節獎學金赴奧地利研習交流與多位歐洲當代編舞家合作;曾任法國 Ariadone舞踏團專任舞者他她它工作坊創團成員,及台灣優人神鼓團員。
        
        2008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取得費登奎斯Feldenkrais Method ® 動作教育國際專業教師執照,曾於冰島國家芭蕾舞校、倫敦拉邦中心、英國舞踏協會、台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台東大學身心學系、康伯拉思國際體研授課,並指導功能整合個案課程。


課程內容

       舞踏作為一種基進的挑戰與催化劑,來對於動態的身體進入深層且私密的探索。這不是關於如何做動作,而是關於真正的動:身體的動態與內心的觸動。注意力轉向內在,擺脫身體外在的虛幻形象,來促使和動作的本源與驅力實現深度連結。參與者將學習如何運用想像力工作,並且以如詩的意象來引導作為轉化的工具,這將會非常珍貴且強大。在身體上,得以發掘出許多不同面向的自我,並且延展出各種像是動物、植物或非人形的存在實體。

        每個階段將以身體訓練作為啟始點,包括費登奎斯(Feldenkrais)、聲音與舞踏技術。在舞踏技術中更著重於專注在波動的、螺旋的、圓形的動作模式,調和呼吸與聲音。而舞踏的行走樣態將作為一種工具,使我們領悟包含在靜、寂、空的動作之力。無論是在團體或單獨呈現的結構中,在即興的或已經編就的舞步裡,都讓參與者得以探索內外空間的交互連接,享受緩慢動作裡的愉悅質感,但同時以動態的能量和驅力來加以啟動。



報名方式


費登奎斯 Feldenkrais Method


什麼是費登奎斯動作教育?

    費登奎斯 (Feldenkrais Method®)是一種身心整合重建的教育學派。創始人為猶太裔的 Moshe Feldenkrais博士。他在1904年出生於現今的烏克蘭共和國所在地。其青少年時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動亂中渡過,歷經顛沛流離後於巴黎取得物理學博士的學位,研究核能與反潛水艇科技,同時為法國柔道協會的創始者。1940年代,因逃避納粹追擊,在潛水艇上滑倒,引發舊傷而接近癱瘓。在被外科醫生告知手術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率之下,費登奎斯決定深入研究自己。
    從檢視自己的過程中,他意識到自己青少年時期的運動傷害從未真正痊癒,也注意到,逃亡的焦慮使得疼痛變本加厲。不僅如此,費登奎斯還發現他膝蓋的問題與本身的性格有所關連。他懷疑,身體功能失常可能不是源於受傷本身,而是因為自身對於傷害的反應,如果他能夠選擇適應不一樣的反應,或許可以用此方式減低疼痛及限制。
 於是,他結合了東方武術、兒童發展、解剖學、物理學、生物學、生理學、語言學、運動學、神經學、心理學和人類學等,從嶄新的角度來研究,運用新的動作方式幫助自己避免疼痛地走路,最終創造出一套新的教育系統,成功地改善身體的動作與身心整體的運作功能。
原則與概述-改變肌肉的運動模式將會轉變我們的思考、情緒和自我印象
  無論你的生理機能狀況如何,任何人在接觸各種不同新的資訊後,都可以學習及選擇,重新整合出更佳的身心狀態與模式,突破自己現階段的極限。從神經科學的觀點來看,學習是一種產生或改變神經細胞間訊息傳遞質量的歷程;而學習與神經功能變化的關係,可說是神經反應性質與迴路的改變。費登奎斯神奇的效果,令傳統醫學界大為震驚。也因其科學及醫學的背景與成就不容置疑,所以追隨者日益增加,進而在各地區設立許多學習中心。經常性的演講以及長期性的學習研究活動,確立了其學術與臨床地位。而與當時相同領域的亞歷山大學派、生物能學派、羅夫整合學派鼎足而立。
 在費登奎斯的理念中,疾病的發生是一種學習的契機。學習一些習以為常而忽略的東西,也學習在環境已經改變而不知變通的東西。進而使自己更有選擇性,更加彈性。所以通常費登奎斯的教師們不稱個案為病患,而稱之為學生,因為他們是來學習:學習一些他們與生俱來,卻被遺忘或是已知而被疏忽的知識。

  費登奎斯認為最理想的學習方式,是像孩童學習站立行走一般的自然,個體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過程沒有絕對的標準,沒有一定的時間進度表,透過自然有機的學習,找尋到適合自己的方式。費登奎斯方法以學習覺察為基石,讓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復甦知覺的敏銳,覺察自己的行為慣性與模式;並藉由獨特的引導、觸碰等方式,給予腦部各種新資訊,有效率地觸發神經元間訊息的傳遞與網狀連結、與腦部和潛意識溝通,發展、重建動作模式,讓身體學習如何以更輕鬆、和諧且流暢的方式,有效率且適當地去執行動作任務,自發性地提升自我印象和整體身心功能的運用,超越限制與極限,進而培養更佳的適應性與能力,去選擇更靈活自由健康的人生。


更多資訊,歡迎到費登奎斯工作坊網頁